安倍晋三选在去年12月26日到靖国神社“拜鬼”,显然激怒了中国,外交部为此放出重话,中日领导人对话大门被安倍关闭,“中国人民不欢迎他”。由于2014年APEC(亚太经合会)峰会在中国举行,有媒体担忧,北京是否会允许安倍参加;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说,“遵照APEC的相关规定和惯例处理”,既没肯定也没否定。
秦刚的严正表态,说明中日两国之间,短时间已无可能举行元首会议,包括高层官员的对话也不会再有。但今年中国是APEC会议主办国,把安倍列入黑名单,意味着安倍很难以日本首相身份前往中国。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认为,若日本领导人无法拿出智慧、公开认错,并允诺不再参拜,那么必将会被作为一个特殊例子,不受欢迎。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3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安倍选在执政周年参拜靖国神社并非个人行为,而是完全反映出其历史观和政治意图,因此安倍必须负起破坏中日关系的历史罪责,无论安倍未来是否会继续参拜靖国神社,他个人已经不对安倍抱任何希望。
《环球时报》的胡锡进认为外交部的立场与《环球时报》一致,是《环球时报》最先提出把安倍列入黑名单,胡锡进做客《人民网》访谈时,重申把打击的对象对准安倍和安倍政府,集中打击安倍本人和安倍政府,以打击安倍和安倍政府为核心,保持打击的精准。胡锡进甚至倡议:比如日本旅游就可以少去,这是中国老百姓民间表达的一种态度一种方式,也比较简单,每个老百姓都可以做。
胡锡进特别支持罗援将军在《环球时报》的建议,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搞个跪像,外交部宣布安倍不受欢迎是官方行动,民间不妨考虑做一个跪像。
安倍“拜鬼”,日本主流媒体分歧很大,甚至有专家断言2014年安倍将黯然下台,其结局跟前任多位日本首相一样。然而安倍内阁现在的支持率并没有大幅下跌,反而微升1个百分点,支持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为43%,反对的为47%,旗鼓相当。而日本雅虎和时事通讯社的网络调查显示,网民对于安倍参拜的支持率更是高达80%。
安倍在新年致辞中强调,“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在观看军国主义影片“永远的0”时,他声称深受感动。安倍还将在两年内遍访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的交战地南太平洋地区的岛国。这些地方都是当时日军和美军的交战地,当地还留有许多纪念日本军人的“慰灵碑”。这意味着,安倍不仅要在国内“拜鬼”,还要远赴海外“拜鬼”。
公开资料显示,除中国外,在二战中,东南亚国家受害颇深,印度尼西亚约400万人被杀,越南200余万,菲律宾111万,缅甸30余万,新加坡也有15万……如此深仇大恨,理应有咬牙切齿之痛,至少也敢于严厉的谴责。在面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上,东南亚国家却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对东南亚国家表达了强烈不满。
中日关系弄到这般地步,钓鱼岛、靖国神社只是导火索,背后有着更为复杂而又深刻的政治利益和现实纠葛,两国的政治家们在某种程度上都被舆论和民意缠绕,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场各说各话,很难找到对话的共识。
40多年前,日本政客突破国内外各种阻力和历史恩怨,在北京与 毛泽东、 周恩来握手言和,拉开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帷幕。40多年来,无论中日政局如何动荡,中日友好关系的大格局并没有完全发生改变,民间 社会的反日情绪也是舆论在特定时期渲染的一种结果。对日关系实际上也是官方手里的一张牌,什么时候打这张牌最有利于凝聚共识,唤醒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热情,官方拿捏得恰到好处。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受到西方的封锁和外交孤立,只有日本频频向中国示好,日本也是较早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发达国家。1989年北京再次陷入西方孤立时,发达国家中又是日本第一个向中国伸出橄榄枝,且突破性促成了日本天皇访问中国,这是日本天皇第一次被允许访问他曾下令侵占过的国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中日友好关系一直如火如荼,日本是工业大国中对中国援助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对中国的 经济援助总额达2500亿人民币,这些援助资金,主要用于中国 环保、人才培养以及早期的铁路、城市基础设施等公共建设领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日本也不象西方发达国家,常常利用中国的人权、民主以及政治制度大做文章,日本政客并不关注中国的人权、民主以及政治制度,走的是一条典型的务实外交路线。近年来中日关系变得紧张,在许多日本人看来,是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正追赶日本甚至可以与日本正面竞争,中国不再需要日本。而许多中国人认为,日本与中国有世代之仇,中国强大之日,就是报仇之时,因而反日情绪很容易被舆论发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