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港湾, 华人休闲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帐号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32|回复: 6

何清涟: 德国的危机:“政治正确”下的媒体失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6 09: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言论自由只有一个目的,即保证每个人能够说出他自己的声音,保证这个世界永远有不同的声音。而绝不是保证人们只发出一种声音,哪怕公认为这是“真理的声音”。因此,今年在总统候选人竞选时,才会出现川普这位以言论“政治不正确”为显著特点的竞选者。“
作者: 何清涟
2015年12月31日,德国科隆中央火车站发生了1000余名阿拉伯裔男子分组包围性侵并抢劫90余名德国女性的恶性事件,斯图加特、汉堡也发生了类似事件约10来起。这些事件在社交媒体上传得沸沸扬扬,但德国那么多媒体,却因“政治正确”选择了沉默,直到2016年1月4日,《法兰克福汇报》以《科隆性侵,女市长召集危机紧急会议》(Sexuelle bergriffe in Kln Oberbürgermeisterin beruft Krisentreffen ein)为题报道,德国媒体才纷纷跟进,期间媒体失声了三天a整。
如此恶性事件的发生,德国总理默克尔与德国政府的失误迟早会被批判。但我在本文中,只想谈谈德国媒体在政治正确的蒙蔽之下,如何丧失了媒体作为社会风险瞭望者的功能。

难民强奸德国女性,并非始自新年前夕

德国这个民族,从二战之后背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非常害怕外界对其种族主义的指责,人人都担心因触碰这个话题而被贴上新纳粹的标签。这就是默克尔至今仍然主张接收难民无上限的社会背景。

随着百万难民的涌入,许多德国人认为难民数量已经超过了德国社会的承受能力,但却没有适当的管道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只好聚集在Facebook上表达担忧与不满。但默克尔政府的做法是:将质疑政府难民政策的统统打入“黑暗德国”,其言论一律被看作是“新纳粹的种族歧视言论”,于是出现了德国版的网络监控。2015年9月14日,德国法务部长马斯(Heiko Maas)召见了Facebook代表团,要求建立一个由Facebook、民间社会组织和NGO组成的工作小组,迅速删除“仇恨帖子”,除了删帖之外,还要加强用反证来对付仇外言论。9月下旬,在纽约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间隙,默克尔当面提醒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Facebook涉难民种族言论增多,扎克伯格承诺严控。

也因此,难民成了德国的法外宠儿。据说,难民在超市偷东西50欧元以下,由政府代偿。店主就算是将警察叫来,也会无罪释放。但德国人及其他国家的移民,只要偷一丁点东西就会遭受处分。零星的难民强奸案也发生多起,由于主流媒体拒不报道这些“不和谐”消息,只关注难民的痛苦,批评德国照顾得不太周到,这些“不和谐消息”就只能在德国人当中口耳相传。

科隆12·31大规模难民性侵事件,推根溯源,都是欧洲左派政治长期以来坚持所谓“政治正确”惹的祸,具体来说,则是德国政府不当政策诱发出来的后果。德国媒体在这段时期内,对有关难民的负面新闻采取的无视、默杀报道方针,即使不是助纣为虐,也是推波助澜。这一状况,现在总算有媒体愿意思考了,有篇报道题目为:《科隆性侵之后:媒体失灵怎样威胁社会和谐》

萨拉辛:被德国政界与媒体射杀的“带坏消息来的人”

我一直对欧洲社会严重左倾的“政治正确”心存看法,德国经济学家蒂洛·萨拉辛(Thilo Sarrazin)的遭遇让我有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德国的移民潮始于二战之后,近20多年逐渐进入高峰,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担忧。2010年8月,经济学家、德意志联邦银行董事蒂洛·萨拉辛出版了《德国的自我毁灭》(Deutschland schafft sich ab)。作者通过对一些统计数据的分析,在书中表达了这样一种担忧:由于大量移民涌入,德国正在走向毁灭。大量来自中东的移民生育率较高,其人数将可能超过德国本土居民。作者指出以下事实:穆斯林移民对融入德国社会不感兴趣,他们不愿依法缴税、不愿为社会作出贡献。生活在柏林的大量阿拉伯裔和土耳其裔移民,从事的行业主要是卖菜和卖水果。由于这个群体数量不断增大,导致德国整体识字率和数学能力大幅下降,德国正逐渐变成一个“笨蛋国家”。萨拉辛特别提到在德国的穆斯林群体,他说:“穆斯林移民无法像欧洲的其他移民群体一样融入当地社会,其原因显然不是基于他们的种族,而是深刻根植于他们的伊斯兰文化。”

萨拉辛的这些言论,让他遭受了灭顶之灾。德国各界不在意他讲的是不是事实,而在意他这本书的“政治不正确”。指责他的人马当中,主力是德国政界和媒体,德国总理默克尔则是领军人物。

这本书于2010年8月30日在柏林发行。但政界与媒体的围剿却已事先布阵。8月29日,默克尔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说,萨拉辛的言论“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言论无异于“蔑视整个社会”,其言论具有歧视性,阻碍了德国在移民问题上的讨论,她希望联邦银行就此事进行讨论;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表示,“助长种族主义甚至是反犹主义的言辞在我们的政治表述中没有位置”。

德意志联邦银行董事局发表声明,严厉谴责了萨拉辛的言论,指责其言论违背了该行规定,“损害了德意志联邦银行的声誉”。8月31日,德意志联邦银行董事会应社会要求,就取消萨拉辛的董事资格一事举行听证会,听取萨拉辛对自己种种涉嫌种族歧视的言论进行解释,并将讨论如何处理萨拉辛。此后,董事会其他成员达成一致意见,请求总统伍尔夫解除萨拉辛的董事一职。这是这家银行历史上第一次向总统发出类似的请求。萨拉辛在巨大的压力下辞职。他的辞职并未降低民众的愤怒,不断有民众将其称为“种族主义者”,要求其“闭嘴”。

萨拉辛不但成为本国政界与人民的“公敌”,还受到欧洲其他国家媒体的激烈批评。英国《金融时报》于9月10日发表托尼·巴伯的评论《欧洲政客不该拿移民做文章》,义正辞严地将萨拉辛批判了一番,还打兔子带搂草,修理了荷兰、意大利好几位“种族主义者”。

只有极少数学者支持萨拉辛。德国土耳其裔社会学家内克拉·凯莱克就是萨拉辛的坚决支持者之一。凯莱克说:“萨拉辛是在呼吁我们穆斯林移民反思自己在德国发挥的作用,用种族主义来指责他是很荒谬的,因为伊斯兰并非种族,而是一种文化和宗教。”

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保持活力的前提

美国当然也有“政治正确”这一习惯,但能将“言论自由”和“追求真理”之间的界限划分清楚,认为言论自由只有一个目的,即保证每个人能够说出他自己的声音,保证这个世界永远有不同的声音。而绝不是保证人们只发出一种声音,哪怕公认为这是“真理的声音”。因此,今年在总统候选人竞选时,才会出现川普这位以言论“政治不正确”为显著特点的竞选者。虽然白宫表示不欢迎川普成为总统候选人,但不能强行要求共和党取消川普的竞选资格。

美国新闻界的标杆人物约瑟夫·普利策曾有过一段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由于这一传统,美国坚持一条,不射杀带来坏消息的人,主张媒体人充当“扒粪者”。

萨拉辛事件表明,德国媒体缺乏担任“不测风云瞭望者”的意愿。2015年,默克尔的不设置难民接收数量上限的政策与部分媒体及德国人的“欢迎文化”,为德国迎来了109万难民,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比如700多起攻击难民营事件、巨大的社会福利压力、迅速下降的社会安全,以及12·31科隆、斯图加特汉堡性侵事件。面对如此困局,不知德国人是否开始后悔,当年不应该用这种扼杀言论自由的方式对待政治不正确的言论?

我真诚地希望,德国媒体今后不要做“灯下黑”,在12·31事件之后痛定思痛,结束过去那种因坚持政治正确只报导光明面的报春鸟角色,对政治不正确的言论给予一点点宽容,不要射杀萨拉辛“这类带坏消息来的人”。在政治正确蔚为风气之时,赞美只是随波逐流,批评则需要更大的勇气与道德良知。

何清涟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0: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民欲性侵 丹麦17少女用辣椒水击退却被指控

本帖最后由 万得福 于 2016-1-28 10:25 编辑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27日报道,丹麦距离德国很近的边境小城森讷堡(Sonderborg),1名17岁少女在距离难民收容中心很近遭遇袭击,袭击者把她一下打倒在地,并试图脱去她的衣物进行性侵,该少女掏出胡椒喷雾进行抵抗,犯罪分子落荒而逃,少女报案后,警方却对少女罚款500克朗(约合479人民币)。因为在丹麦携带和使用胡椒喷雾是非法的,而强奸未遂者并未受到任何指控。
该少女在报警时表示,她遭遇一名讲英语的男子袭击,试图脱掉他的衣服进行性侵,她使用胡椒喷雾将男子击退。然而当地警方发言人克努兹·柯尔斯顿(Knud Kirsten)对媒体表示:“持有胡椒喷雾是非法的,因此她可能因此受到指控。”性侵少女的男子从犯罪现场逃跑,并未受到指控。目前尚不清楚这名男子是难民收容中心寻求庇护者还是难民。

这一案件导致丹麦社会陷入了争议之中。随着难民的到来,性侵、袭击女性的行为大大增加。在1月初,森讷堡的数名女子报警称她们在难民收容中心遭受到多名男性难民的骚扰。而与此同时,包括德国城市科隆在内,难民黑帮在欧洲各国都发起了针对所在国女性的性侵。

这一事件导致森讷堡的的几家夜店开始限制人员的进入,除非他们能说丹麦语、德语或英语。这些语言限制是随着此前“成群的外国男性在夜店骚扰女顾客”报道而产生的。

森讷堡一家名为“巴迪·霍利”的夜店距离德国边境很近,很受当地学生的欢迎,该夜店对所有顾客实施了语言限制,店主辩解说这是一种安全措施。

店主汤姆·霍尔登表示:“我们推出了一些规则,确保顾客可以拥有一个愉快的体验并感到安全。”他还解释说这已经是持续了好几年的政策。

在新法律的规定下,丹麦官方将有权搜查并获取移民的财产,并没收超过1000英镑的财产与现金,以支付他们停留在丹麦境内的费用。只有结婚戒指与具有特殊感情意义的物品会被允许保留。而寻求庇护者也必须等3年才能让他们的家人前来团聚,目前的规定只要等待1年就能团聚。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0: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瑞典女义工被杀害后 瑞典决定驱逐8万难民

本帖最后由 万得福 于 2016-1-28 10:31 编辑

据卫报1月28日报道,瑞典内政大臣安德斯·于耶曼宣布,瑞典将驱逐2015年抵达瑞典的难民,包括那些申请庇护被拒的人,数字可达到8万人。

“要驱逐的难民理论上约6万人,而实际数字要达到8万人,”安德斯说道,他还补充道,政府要求警方和相关移民部门开始组织驱逐。

安德斯说,驱逐通常是使用商用飞机,但现在考虑到难民数量的庞大,不得不使用特殊的飞机。
瑞典的人口在980万左右,在欧盟中,相较于人口而言,是接受难民最多的一个国家。2015年一年,瑞典就接受了16万难民。

但自1月4日,瑞典实行照片证件检查后,进入瑞典的难民数量大幅减少。这项新措施意味着瑞典将停止实施向移民敞开大门的政策。

瑞典一个难民中心在1月25日发生命案,一名22岁义工梅兹尔(Alexandra Mezher)惨遭一名15岁少年难民刺杀,梅兹尔送医后仍伤重不治身亡。目前嫌犯已被逮捕,刺杀的具体原因仍然不清楚。事发时,梅兹尔正在瑞典西海岸默恩达尔市的一所难民中心工作,该中心专为14 至17岁流离失所、孤身一人的青少年难民而设。周二(1月26日),在梅兹尔被刺杀的后一天,瑞典决定加强对难民的管控。

而据每日邮报1月26日报道,在一个难民中心,一个10岁的小男孩被人多次性侵,警察打算介入,重新安置小男孩时,却遭一群难民袭击,仓促逃离。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21: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女性因同情难民隐瞒遭性侵:不愿败坏难民名声

本帖最后由 万得福 于 2016-7-5 21:35 编辑


德国女性因同情难民隐瞒遭性侵:不愿败坏难民名声文章来源: 环球时报 于 2016-07-04

“不愿败坏难民的名声”,德国《新奥斯纳布吕克报》4日报道,来自曼海姆的左翼党女政客以及来自卡塞尔的3名女中学生,疑都被难民性侵。然而,她们却都首先选择了沉默。

今年24岁的瑟琳·格伦是德国左翼勒克儿 (微博)年组织负责人。今年1月份的一个晚上,她在曼海姆离自家公寓不远的一个体育场附近,遭到3个疑有难民背景的人性侵。

案发后,格伦跑到警察局报警。不过,她并没有讲述自己被性侵的经过,而是说遭到几个德国人抢劫。她还“证实”,这伙人说的是德语。后来,格伦的男友得知此事,告诉她附近也有其他妇女有过类似遭遇,并劝其向警察说实话。她这才向警察交代了实情:对她施暴的歹徒是几个疑似难民的人,说的是库尔德语或波斯语。

格伦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透露,自从科隆性侵事件曝光后,德国人反难民的情绪高涨。她不希望自己被性侵的事使人们对难民的偏见进一步加深。

事件曝光后,她还在脸谱发表一封给难民的公开信,声称“最让我伤心的是我受到性侵的事件,使得你们遭到更多的种族歧视”,“我不会眼睁睁地看着种族主义分子把你们视作问题”。她说大多数难民是“美好的人”。

无独有偶,卡塞尔市的3名16到18岁的女中学生,在上学和放学路上,长期遭到疑似难民的人性骚扰。3名女生隐瞒不说,直到家人发现问题——一名女生的父亲看到了跟踪到家的歹徒,把跟踪者踢出家门。其中一名女生后来承认:“我们不想泛泛地指责某些人,也不想煽动对难民的仇恨。我们不想让难民遭到歧视。” 卡塞尔警方表示,除了这3名女生外,当地还有6名女性报警称遭到疑似难民的人性侵。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21: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发生在瑞典的事情让人联想到科隆性侵案!”德国《明镜》周刊5日报道称,在瑞典卡尔斯塔德举行的摇滚音乐节上,35名年轻女性事后报警,称曾遭一群男子性侵。最年轻的受害者只有12岁。

  卡尔斯塔德“公园盛典”露天音乐节于当地时间7月1日及2日举行。约有两万音乐迷免费入场观看。警方在音乐节期间增强了警力,但仍爆出性侵事件。一名17岁受害少女向当地媒体透露,“当时有许多人,人群很拥挤,每个人都在跳舞”。之后,“我便感到有人在摸我的胸部和臀部”。但她转过身来又不能确定是谁干的。她开始尖叫。当她询问谁是侵犯者时,身旁的人都假装不知情。后来,她的几位朋友也都遭受性骚扰。

  瑞士《快报》称,有受害人向在场保安反映自己被非礼或性侵,对方却回应:“音乐节期间常会遇到这样的事”。音乐节主办单位已表示,部分员工的言行无法接受。这些员工可能被吊销保安牌照。


  值班警察埃里克森表示,当时现场挤满了观众,有七八名男青年对多名少女进行性骚扰,如入无人之境。这些肇事者都是“年轻的外国男子”。有少女事后认出了两名疑犯,他们已被警方拘捕。据悉,两名疑犯都住在附近专为未成年难民而设的难民营中。

  《瑞典日报》报道,近日瑞典其他地方举行的音乐节,也频频爆出性侵事件。比如,瑞典最盛大的“Bravalla”音乐节上,警方接到5起强奸报案和12起性骚扰报案。在该音乐节上演唱的流行乐女歌手拉尔松在社交媒体愤怒写道,这些人“活该在地狱里被烧死”。而在另一个音乐节上,一名19岁的女孩也被强奸。瑞典警方发言人对《瑞典日报》表示,现在更多的女性在音乐节上遭受性侵,警方要加强安全措施。

  音乐节已成为性侵案件的多发地。近期,欧洲各地的音乐节也发生多起大规模性侵案件。今年5月德国达姆施塔特音乐节上,18名女性报警称被性侵,3名巴基斯坦难民因此被捕。此案目前仍在调查审理中。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22: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枪:德国之现象 --- 盗贼天堂

德国有句笑话这样讲:一个波兰人和一个南斯拉夫人坐在车里,猜猜谁开车?答案:当然是警察了。

德国近年来盗贼猖獗,破门入户的,频频发生,本人也是受害者之一,而且,一年之内连中两次。

盗贼们的来历如出一辙, 基本上都是东欧过来的游手好闲之人,开着破车,来德国游走一圈,能偷则偷,不能偷则抢,时有伤人害命的事件发生。跟几个波兰小工熟了以后听他们讲:知道我们国家的全民体育运动是什么吗?告诉你,就是偷窃!

细究之下发现,德国的法律条例真是盗贼的天堂。听警察讲,抓住盗贼,至多可以拘留一个晚上,还得管吃管住,然后递解出境。警察前脚把盗贼放下车,盗贼后脚就回来处理未完成之任务。所以,入室行窃的案件,警察根本不管,管了也没有用,就让你自认倒霉,开个证明找保险公司要钱去了事。

我纳闷道:作为受害者,我难道就不能做些什么吗?警察赶紧告诫道:千万别动别的脑子。比如,你抄着棒球棍,朝半夜三更破门入户的盗贼砸去,你得手了,那叫人身伤害,你得吃官司,你失手了,你的小命就交给盗贼了。

我再问道:我动脑筋设机关,把盗贼锁到地下室去,然后打电话叫警察把他绳之于法这总可以吧?警察答道:这样也不行,你这叫私设刑法,限制公民的行动自由。

我,无语了!

今天看电视报道的一例案件,更让人哭笑不得。

格鲁吉亚来的一个团伙,由于不是欧盟成员国,所以以难民身份进入德国,登记在难民收容所。这个团伙,前前后后,从南德偷到北德,中间汽车抛锚,两次被警察检查,作案工具赃物一应具有,警察就是不管。行窃到汉堡一家,由于主人提前回家,打响了警铃,才把这个团伙捉拿归案。

真正的精彩情节在后面。

警察把盗贼团伙捉拿归案以后,该走的程序都要走一遍,通知检察官起诉,法院立案,邀请受害人作证,等等。

这里有一个环节大家不要忘了:抓住盗贼,警察至多有权利拘留一个晚上。

所以,鉴于嫌疑犯有潜逃的可能,警察向法院申请,延长拘留期到开庭。

法官大老爷拒绝了警察要求。理由是:嫌疑犯有固定居住地,我们的传票,可以抵达。

到了开庭那天,法官,检察官,证人,一干人马,该到的都到了,包括为被告人指定的律师,也正襟危坐,只等被告人出现。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法官大老爷说,再给十分钟,被告人可能走错审判庭了。

结果大家一定猜到了。

完后,跟踪的记者问法官,这么明显的事情,您难道猜不到结果吗?

法官道:被告人有固定住址。我的做法没有错!
发表于 2016-12-8 10: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同中国两少一宽,最后结果是放纵暴徒,养寇成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第二港湾

GMT-5, 2024-5-30 05:22 , Processed in 0.02125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